01人性是趨利避害的
當你不能給別人帶來好處的時候,哪怕你再好,別人也不會把你當回事。
當你的存在影響或者阻礙了別人的利益時,哪怕你再好,也會招致別人的意見和看法。
人和人的關系,更多的還是受利害關系的影響——利益趨同,關系就容易和諧,利益相悖,關系就容易緊張。也就是說,利益形勢才是決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關鍵。
這也告誡我們:在人際交往中,純粹地做一個好人是沒用的,要做就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。當你能夠滿足別人的需求或者別人有求于你的時候,你自然就成為了別人的“座上賓”。
記住,做人不需要對誰百般討好,自身有本事、有能力、有價值,才能換來尊重。
02人性喜歡懂事的人
當你的事情跟別人沒有關系的時候,那別人自然是漠不關心的,大多數人都是這樣。
就像你懂得關心領導的生活的時候,你會發現,領導對你的態度是不一樣的。
人都是這樣,最關注的永遠都是跟自身有關系的事情。你想讓領導幫你,那領導為什么要幫你,這時候就要給領導一個理由,讓領導因為關心他自己(有利)而關心你的事情。
為什么有的人不管走到哪里,都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?就是因為他們讀懂了人性,在獲得別人幫助和支持的同時,給他人提供了利益。說實話,這就是混社會求人辦事的精髓。
沒有人不關心自身的利益,也沒有人不希望得到更多,這就是人性的特點(弱點)。
03人性是欺軟怕硬的
當你以一個弱者的形象出現的時候,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受到更多的惡意。
為什么?因為你弱啊!既然你弱,那為什么不多欺負你一下,在你身上尋找點存在感呢。
這里延伸出來一個處世邏輯,即不要對低層次的人太好。因為低層次的人不會換位思考,他們會將你對他們的好視為你軟弱好欺負,你的友善與和氣在他們那里不值得一提。
相反,當你在處世的時候果敢、硬氣一些,你會發現,這些低層次的人會更尊重你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“世人畏威而不畏德”,大多數人害怕的是你的威嚴,而不會敬重你的品德。
尊重、善良、和氣、禮遇……這些好的品質可以有,但一定要區分好對象。
04人性見不得別人好
人性有一個鮮明的特點,那就是見不得身邊的人混得比自己好。
如果你想安慰一個人,只需要把自己描繪得比他們更糟糕、更悲慘就好,通常非常管用。
尊重人性,才能更好地和人打交道。你若總是標榜自己的成績,總是顯擺自己過得好,那豈不是襯托別人混得不好、過得不好,這時候就很容易激發起人性的“惡”,并招致嫉妒。
所以,最好的處世策略,一定是低調、內斂、悶聲發大財。如果你的成績和得到不能讓別人受益,那就不要在別人面前有所彰顯,否則無形的麻煩和事端就接踵而至了。
一定要記住,任何時候,都不要妄圖去挑戰人性,更不要隨便去觸碰人性的“惡”。
05人性渴望更多得到
如果你想辦成規則之外的事情,那你就必須順應人性,做出規則之外的付出。
當你幫助別人發現了他們之前未曾發現的價值,并間接給予滿足的時候,你就是受歡迎的。
比如,一個人手里有一些資源,但是人不懂得用資源聯系更多的資源,或者把資源轉換成更為直觀的價值,這時候你若是幫助他們聯系資源或者轉換了價值,那你就會受到禮遇。
你幫助他人聯系了更多的資源,實現了更多的價值,發現并滿足了對方的潛在需求,你說對方尊不尊重你。其實,這段話講的非常隱晦,如果你能聽得明白,那你就一定是高人。
人性最害怕的永遠是失去,而最渴望的永遠是得到,甚至更多的得到。
Copyright C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金飯碗人力資源服務機構
法律顧問:河南三兵律師事務所
豫ICP備2022022847號-2
網安備案號:41100202001012
地址:金飯碗(許昌)人才服務中心 EMAIL:173110537@QQ.COM
ICP經營許可證:豫B2-20230325 人力資源證: (豫)人服證字第0000000313號
Powered by PHPYun.